逃避压力还是继续工作?来源:北大六院康复广角 作者:
浏览次数: 203
医生您好, 我的女儿今年28岁,2年前刚工作不长时间就得了双相情感障碍,而且好好坏坏,中间本人和父母可以说都历尽苦难。好在经过多方求治,现在她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了,医生说她已经好了,我们也觉得好得差不多了,但还是和没得病的时候不太一样:好像变得没有什么追求了,每天就是睡到很晚才起,整天待在家里没事做。因为没有工作,也没有什么社交,原来的朋友们都各自忙工作、家庭,感觉她们的共同语言也少了,逐渐断了联系,到现在也没有男朋友,好像她自己也不着急。 我们一方面希望她能够再去找工作,但也怕她承受不了工作压力、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因为她本身就很内向,从小到大都不擅长和人打交道,所以才得的这个病,这几年更少接触人,就怕她越是这样越出不来家门。想请医生帮我们出出主意,她现在的状态怎么办才好?谢谢!! 一患者家属 尊敬的患者家属, 您好!您在来信中说到的您女儿的情况我看到了,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您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她能回归社会、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社交,另一方面又担心她承受不了工作和社交带来的压力,怕导致病情波动。这种情况特别常见,也是很多像您一样的家属在疾病康复阶段最关心的问题,我在这里试着做个解答。 首先是巩固和维持治疗。想要更好地恢复社会工作,病情一定要稳定。从您的描述来看,需要考虑您女儿是否还存在抑郁症状,包括从家人角度看到的没有追求、懒散和回避社交,都可能是抑郁的表现,当然这点还是要到医院请医生判断的。只有病情稳定了,去工作和开展社交才有基础。而且,一定要遵医嘱服药,医生一般会要求在症状消失后一段时间仍然服药,这是预防复发最重要的方法,尤其是曾经有过复发的患者,维持治疗的时间更要延长。 其次,我想和您说说发病原因。您看到女儿在工作后起病,可能很容易就理解为是工作压力导致了她生病,其实很可能不是这样的。从现有研究看,双相情感障碍被认为是一种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疾病,其中遗传基因起的作用占到75%以上,也就是说大部分是基因在起作用。可以这样理解:患者本身存在有基因缺陷,在一定的环境刺激下发病了,不能说完全是环境或者压力的原因。这里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大部分患者都没有家族史,前面介绍的遗传基因并不是说父母患病孩子才会患病,其中有很复杂的机理,简单来说就是即使全家都没有病人,也可能携带一些和患病有关的基因,只不过一直都没有表现出来;而患者很不幸,这种基因恰好在他身上表现出来了,所以他得病了。很多躯体疾病也是这样的遗传方式,比如大部分糖尿病。我介绍这些遗传知识是希望能帮您理解女儿患病,工作只能算是个诱因,不需要夸大工作压力的作用。大部分病人病好之后就又能工作了,而且很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康复后都能取得不错的工作成就,很多名人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呢。 最后我想说说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感受。您的女儿刚刚28岁,这是大多数人风华正茂、正追求美好生活的年龄,得了病就要积极治疗,好起来了就要重新投入生活。治疗这块您肯定是为她做了很多,病人理所应当得到照顾,而现在好起来了,她就不需要再像个病人那样被照顾了;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个成年人还是应该尊重她自己的意见,当然父母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从此家人也要转变角色,从主力变为后援了,要多听少说,多鼓励少批评,多支持少替她做主,只有这样她自己才能慢慢变得独立而自信。 希望我的建议能对您有所帮助。 杨磊 医生 本文由姜思思编辑整理。
转自 http://www.pkuh6.cn/Html/News/Articles/31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