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1|回复: 3

在精神病患者家庭护理方面,我们都走入了哪些误区?

[复制链接]

2227

主题

24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902
QQ
发表于 2018-11-5 22: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现代精神疾病治疗领域内,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只有动员家庭以及社会的力量,重视精神疾病康复问题,才能对精神疾病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家庭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尤为重要。然而,我们在家庭护理方面,都走入了哪些误区?
  在精神医疗系统治疗后,家庭成员通过护理重建其信心,协助其重返工作、学习岗位。但是,患者在医疗机构治疗好转后回归社会或家庭护理时,照料者往往会走入一些护理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误区一:患者自己配药,自己保管药品
  在缓解期,患者会遇到许多现实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患者就容易出现悲观、绝望等情绪。这也是为什么在精神病患出院的第一年内,自杀率往往比较高的原因。而且,服用大量抗精神病药物就是比较常见的自杀方式。
  因此,家属不但应该监督患者配药和服药,所有药物应该由家人保管,并定时清点存药。需要注意的是,存药不仅指抗精神病药物,还包括家中所有的备用药。
  误区二:脱离现实,过分爱护
  精神疾病患者回家康复时,很多家属往往认为患者需要长期休息,所以不让患者从事任何家务劳动,也不鼓励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其实,这样只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社会功能明显下降,从而加重精神衰退。此外,如果患者整天沉迷于自我世界中,还会导致思维完全脱离现实,以致引发幻觉和妄想,进而导致病情反复发作。
  因此,家属应鼓励患者生活尽量自理,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误区三:太封闭患者
  家属通常认为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歧视会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从而病情反复发作,所以选择让患者闭门不出,避开一切外界刺激,或是为了防止患者的攻击、破坏行为而限制患者外出,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患者于社会隔绝,进而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加重精神衰退,并增加病情反复发作的风险。
  因此,家属应鼓励患者多与人交往,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并适时向周围人宣传精神疾病知识,以获取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误区四:百般呵护,溺爱
  有些家属认为,精神疾病主要是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所以对患者有求必应,百般呵护,甚至放纵患者的无理取闹及不良行为,从而导致患者丧失是非分辨能力,自我控制力进一步削弱,有些患者还认为自己存在特殊身份,从而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
  也有些家属有这样的心态:认为患者拖累了家庭,使家人脸面尽失,从而对患者采取排斥和敌对情绪,引起患者自责自卑,甚至悲观绝望。
  因此,家属对待患者正确的态度就是,关心而不溺爱,鼓励而不放纵,培养患者重新树立信心。

1

主题

4

回帖

2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0
发表于 2019-1-2 17: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我是一名病人家属 我的哥哥患有精神分裂疾病已经很多年了  目前年纪已经有四十岁   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父母年纪也大了  以后越来越无力照顾他
我虽然有心照顾他  但是个人也有自己的工作  家庭    无法在家看护他   把他送到医院住院也不是长久之计
相信也有其他病人家属跟我一样  有心无力
所以我很想寻找有同样想法的人 一起努力 共同出资  找一个地方  招聘专业的护理人员   让病人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也能安心地工作

24

主题

54

回帖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4
发表于 2019-1-2 20: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shihongli226 发表于 2019-1-2 17:23
大家好 我是一名病人家属 我的哥哥患有精神分裂疾病已经很多年了  目前年纪已经有四十岁   缺乏基本的生活 ...

你的想法很好,如果我的弟妹也这么为我着想,不知道会有多幸福。

2227

主题

24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902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2 21: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shihongli226 发表于 2019-1-2 17:23
大家好 我是一名病人家属 我的哥哥患有精神分裂疾病已经很多年了  目前年纪已经有四十岁   缺乏基本的生活 ...

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社区康复”模式。这种模式应该是初始阶段,还没有大力推广。所以还需耐心的等待。具体的,可以找一些政策来参照一下。论坛的公益组织,社区康复板块,有很多这样的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精神病 Discuz! X3.5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